https://www.canyin365.net

食药舆情:麻辣烫现食安问题药品耗材“两票制”加速落地

原标题:食药舆情:麻辣烫现食安问题 药品耗材“两票制”加速落地

  近日,“杨国福麻辣烫后厨人员光脚切肉”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杨国福麻辣烫地区负责人回应涉事员工为“临时工”未获认可,舆论质问餐饮企业何时能真正承担责任,并期待我国餐饮行业能加强监管,真正做到100%的食品安全。乳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开启新一轮并购潮,引发主流媒体关注。医药热点方面,作为2018年医改关键词,“医疗控费”力度不断加强,药品耗材“两票制”将在各省份逐步推行。

  【食药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杨国福麻辣烫再现食安问题 商家推卸责任引发公众不满

  5月31日,@梨视频在其微博发布一则关于广州杨国福麻辣烫后厨人员处理食材的视频。视频中,一男员工切肉时将双脚放在案台上,脚趾多次触碰到肉品,同时地面上混有垃圾和食物残渣,卫生状况堪忧。对此,杨国福麻辣烫广东地区相关负责人郑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员工是临时工,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上岗,目前已被辞退,涉事门店已关闭,并承认管理不当。目前,广州天河区食药监局已介入调查。

  舆论热度:主流媒体官微是传播关键节点

  截至6月10日24时,“杨国福麻辣烫后厨员工‘光脚切肉’”事件的新闻报道(含转发)526篇次,论坛博客83篇次,微信235篇次,微博420条。该事件吸引了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网、人民健康网、澎湃新闻网、凤凰网、搜狐网等多类型媒体的转载报道。传播范围覆盖多区域,成为本周食品安全领域热点话题之一。该新闻由@梨视频首曝光,但微博转评数并不高。经@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知名媒体官方微博转载后,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餐饮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再次遭受重创。

食药舆情:麻辣烫现食安问题药品耗材“两票制”加速落地

  图 @梨视频和@人民日报微博截图(访问时间:6月15日15时)

  舆论观点:临时工不是“背锅侠” 餐饮企业应加强自检自查

  事件经@梨视频曝光后,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媒体报道的重点多集中在涉事企业用临时工为“借口”轻描淡写事件。人民网刊登《被杨国福开除的临时工,真的能背走全部责任吗?》该文评论称,“人是你聘用的,决策是你作出的,临时工不过是‘马前卒’,他们闯祸了,你把‘马前卒’变成‘替罪羊’,让他们当‘背锅侠’,既不公平,也不合乎事实。”法制网发表评论文章称,企业妄图拿临时工当“挡箭牌”的路子已走不通,把矛盾焦点转移到临时工身上,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楚天都市报》则从企业为何爱用临时工当“挡箭牌”的角度表示了其对杨国福麻辣烫回应言论的不满。

  同时,也有媒体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餐饮连锁品牌、火锅行业食安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经济日报》认为火锅行业食安问题频出是由于行业操作规范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没有跟上行业的快速扩张。并提及粗放式的管理,技术和操作门槛过低,从业者缺乏荣誉感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源。

  此外,有媒体以此事件为引子,探讨连锁餐饮品牌加盟模式带来的弊端。《新京报》用“杨国福麻辣烫光脚切肉事件”和“小龙坎循环使用老油事件”作对比,指出餐饮加盟门店数量迅速扩张有可能导致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再加上公司总部对品牌关注度不够,因此造成杨国福等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也更大;《北京商报》认为,加盟模式往往很难实现经济利益、管理强度与人性化之间的平衡,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痼疾,餐饮品牌很可能“成也加盟,败也加盟”。有业内人士指出,类似事件暴露出整个连锁餐饮品牌食品安全体系,还有对消费者整个的服务,甚至他们自己的风险意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在微博舆论场,网民讨论的焦点与媒体报道观点趋同。网民多是用较为情绪化的言辞指责杨国福麻辣烫用“临时工”当借口来逃避责任,躲避惩罚,并表示不会再光顾杨国福麻辣烫;另外,有部分网民从较为理性的角度提及消费者更在意食品是否卫生、安全,希望餐饮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为顾客的饮食健康负责。

  舆情点评:推卸责任不可取 道歉加补救才能修复信任

  近期,知名餐饮连锁品牌频频爆出食安问题,前有网红茶饮用过期水果制作饮料,后有小龙坎被爆出使用老油作为锅底,现在又有杨国福麻辣烫员工光脚切肉,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公众的一块“心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