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anyin365.net

麻辣烫双雄:杨国福和张亮的故事

  你没有在媒体上见过他们两个的照片,但他们的名字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他们是老乡,是亲戚,是竞争对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

 

  5500家杨国福麻辣烫和4700家张亮麻辣烫,已经双双超过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即将攀至肯德基在中国的规模。这背后是农村放羊娃的发家史、小微企业通过连锁加盟扩张的成长史,也是低端餐饮品牌化的故事。若干年前没有人会想到,麻辣烫这个不起眼的街边小吃行当能孕育出大型连锁企业,是杨国福和张亮改变了这一切。

 

  近15年来,这两家头部公司一路狂奔,一年一个变化,把自己的品牌打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在数十个国家注册品牌。杨国福办工厂、做产品,立志成为麻辣烫界的“海底捞”;张亮则坚持低调蛰伏,等待属于自己的时机。这两个先后从黑龙江宾县万发村走出来的创业者,不但让自己成为中式新餐饮的代表,也让宾县这个东北边陲之地成为麻辣烫界的“麦加”。他们庞大的加盟体系中不断裂变出新品牌和新公司,繁荣了这个曾经“不上台面”的行业,但这也对领路人造成了新的竞争压力。

 

  杨国福和张亮的私人关系,是外界一直好奇的话题。面对各种小道消息,多年来双方均沉默以对。如今,杨国福和张亮分别在上海和哈尔滨的公司总部,对记者首次开口,谈起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放羊娃的发家史

 

  “抖搂这些袋子,就像西游记里的妖怪出来了,呼呼的全是烟。抖完了满身满面的灰尘,只露出两只眼睛。”哈尔滨市往东80多公里的宾县万发村,大约30年前有一个放羊娃,名叫杨国福。1970年出生的杨国福由于读书成绩差,初中只读了半年,就在15岁那年辍学,回家放了三年羊。放羊之余,他还得种地、养猪养鸡。后来,家里开了小卖部,杨国福骑着自行车把家里种的大蒜拉到18里地之外的县城去卖,又从县城把小卖部的货驮回家。杨国福家里还有五个兄弟姐妹,人多粥少,脱贫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家里的小本买卖赚不了多少钱,杨国福到县城收破烂,从建筑工地回收装水泥的袋子,把袋子上的粉尘抖搂干净,再缝缝补补,卖给别人装炭。回想起这段苦日子,杨国福自嘲:“抖搂这些袋子,就像西游记里的妖怪出来了,呼呼的全是烟。抖完了满身满面的灰尘,只露出两只眼睛。”

 

  1990年左右,杨国福投奔在哈尔滨的姑姑,跟着她在繁华的建设街夜市上摆摊。夏天,一辆小车上摆着一碗碗大粥、炝菜,冬天就卖烤羊肉串、烤火腿肠。在哈尔滨,这个放羊娃不仅第一次见到红绿灯,也第一次接触到麻辣烫。同样在建设街上,一家名为“华辰快餐”的小餐馆,吸引着顾客每天排着队去买麻辣烫、烤饼。当时的麻辣烫还没有采取后来风靡全国的“自选DIY”模式,每碗都是固定菜品,有豆芽、菠菜、海带、豆皮、粉皮、蟹棒,一碗只卖3元。华辰快餐的火爆程度,让这条街上的每一个小摊贩都羡慕不已,其中也包括杨国福。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执法大队的监管下,小摊小贩们不得不“进屋”。杨国福在新永和街和果戈理大街交叉口,以500元的月租金租了一个半地下室的房子,继续卖烤肉串和铁板鱿鱼,没有任何招牌,只用大喇叭广告。随着鱿鱼的成本越来越高、竹签子一次次扎破他每一根手指。2000年起,他终于在妻子的鼓励下,决定尝试麻辣烫。他没有拜师傅,只是把吃到的成品在脑中还原。他用电饭锅煮了一锅生菜、海带,放入豆瓣酱,“出来不是那个味儿”;又尝试炒辛香料,结果把锅炒煳了。老顾客直言不讳:“老杨,你整啥破玩意儿,太难吃了,那叫麻辣烫?”杨国福乐呵呵地继续和顾客唠嗑。但他不甘心,把过去在中学课堂上没用的心思都用在了麻辣烫上,连做梦都在炒料。慢慢地,味道对了,顾客也多起来了。

 

  三年后,杨国福换了一个店面,拥有了第一个自己的招牌——2003年9月,“杨记麻辣烫”在哈尔滨永和街52号开业。这距离后来“杨国福麻辣烫”的诞生还有两年时间。“杨记麻辣烫”开业半天就售罄,重现当年华辰快餐的盛况。“我卖菜、卖东西比较实诚,老顾客多;地址在学校旁边,当时餐饮少,生意比较好做。”“杨记麻辣烫”的红火生意让杨国福的亲戚朋友艳羡不已。在讲究人情关系的东北,依靠亲友关系找活计、谋生活是普遍情况。到2005年,杨记麻辣烫在两年内通过亲戚朋友的加入,发展出二三十家的规模。这并非正式的“加盟”,很多店都不收取加盟费,“先送人一个牌子,反正都是亲戚朋友,都一起干吧,大家都是苦过来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