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anyin365.net

海底捞也不容易

以往乘风破浪的海底捞,今年可谓流年不利。 

开局遇上新冠疫情,门店歇业,亏损严重。4月份重新开放堂食,本想涨价捞回损失,不料被网友曝出“半份土豆片13元,米饭7块钱一碗”,舆论纷纷指责“报复性消费没有来,报复性涨价却先来了”。无奈之下只能发布致歉信,停止涨价。

5月份,刚从银行贷款21亿元渡过时艰,创始人张勇夫妇、施永宏夫妇就抛售股票套现15.6亿港元,再次引发争论。

进入7月,海底捞先是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9-10亿元;然后济南、杭州分店接连爆出乌鸡卷中带有硬质塑料片、筷子被检出大肠菌群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一连串风波之下,上半年海底捞的公关团队道歉能力可算是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也令人不禁想问,一向以品质和服务著称的海底捞怎么了?是暂时的危机还是下滑的开始?

01 增长放缓  

企业获得增长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增量、提价、提高市占率。

(1)疯狂开店,翻台率下滑

增量,也就是开店数量、经营时间。考虑到海底捞几乎是24小时营业,那在量上的增长只能靠开店数量。近年来海底捞加快了开店的速度,总门店数由2015年的146家增加至2019年的768家。

 海底捞也不容易

从各线城市来看,2015至2019年,一线城市门店数量从50家增加至190家,二线城市门店数量从71家增长至332家,三线城市门店数量从18家增长至194家。

疫情之下,海底捞把握大量餐饮店铺的出清机遇,快速布局三四线城市。截止到今年7月底,海底捞共经营927家门店,今年新增159家(依据海底捞APP数据)。即使有疫情这半年的影响,海底捞的门店扩张程度甚至比去年更大。

 海底捞也不容易

这种狂飙突进,给海底捞带来更多的房租、水电、人力等运营成本,近期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可能与门店扩张后管理人才和管理能力暂时难以跟上有关。

此外,短期内大量开店,也让海底捞的翻台率出现下滑。2019年整体翻台率为4.8次/天,同比下降4%,各线城市翻台率略有下滑,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翻台率分别为4.7次/天、4.9次/天、4.7次/天,中国大陆以外餐厅翻台率为4.1次/天,只有海外餐厅翻台率有所提升。

 海底捞也不容易

(2)难以持续涨价

价格上,海底捞整体客单价持续提升,但增速放缓。2019年整体客单价为105.2元/人,同比增长4.06%。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客单价持续提升,2019年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均消费水平分别为110.1元/人、99.4元/人、94.9元/人。

 海底捞也不容易

更大的问题是,涨价空间是有限的。虽然海底捞解释四月份的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但消费者们不买账的态度让海底捞的涨价异常艰难。高企的员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让海底捞的净利率逐年下滑。

 海底捞也不容易

(3)火锅在餐饮市场已经占了14%的份额

在竞争格局上,一看火锅市场规模,二看海底捞市占率。

海底捞所在的火锅赛道可谓是黄金赛道。火锅有消费场景多、复购性强等特点,更重要的是火锅易实现标准化,可复制性强,对厨师的依赖性低,有广阔的连锁扩张空间。因此,在规模高达4.27万亿的餐饮市场中,火锅的占比达到14%,位居第一。

 海底捞也不容易

但在火锅赛道上,竞争非常激烈。2018年,中国火锅市场前五大企业的市占率总和为7.2%,其中海底捞以3.4%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考虑到火锅在餐饮里的份额上升空间有限,而火锅领域内部的市场集中度还有空间,因此,借着上半年疫情打击之下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2.8%、中小商家退出的时机,海底捞选择快速扩张,收入只同比下降20%,其实比许多餐饮企业好上许多。

综上,在门店数量、客单价、市场集中度三方面看下来,海底捞的单个门店增长空间已经触碰到天花板,在难以持续涨价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回落。如果还是靠开店,未来的增长将要靠挤掉其他火锅店才能实现。

02 海底捞再造海底捞  

在产业链分析中有个常识:洗剪吹做不大,卖洗发水却能千亿市值。做服务的边际成本难以降低,做产品的边际成本却可以不断压下去,所以卖服务不如卖产品。

放在海底捞身上,门店业务的净利率逐年下滑,于是另辟蹊径:做供应链、做快餐。

(1)千亿市值的火锅供应链公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